<address id="3f19d"><listing id="3f19d"><menuitem id="3f19d"></menuitem></listing></address><address id="3f19d"></address>

<address id="3f19d"><listing id="3f19d"></listing></address>

<form id="3f19d"><nobr id="3f19d"><menuitem id="3f19d"></menuitem></nobr></form><span id="3f19d"><th id="3f19d"></th></span>
<listing id="3f19d"><listing id="3f19d"><menuitem id="3f19d"></menuitem></listing></listing>

<noframes id="3f19d">

連山區人民政府網站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政務公開>其他信息公開>工作報告

葫蘆島市連山區2020年度政府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2021-02-18      文章來源:連山區政府辦

字號:    

政 府 工 作 報 告

——2020年12月23日在葫蘆島市連山區

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區 長 張 猛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區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十三五”時期和2020年工作回顧

  “十三五”時期,是連山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區上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在攻堅克難中激流勇進,在開拓創新中爬坡過坎,基本完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笆濉背跗谥?019年底,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7%,達到206.4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1.9%,累計完成90.4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40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42.3億元實現翻番。實施億元以上項目104個,歐洲城、虹京碳酸鋰等67個重點項目竣工投產,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2.2億元,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三次產業協調發展。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種植業產值年均遞增5%,發展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示范家庭農場19家、示范農民合作社6家,培育出開心櫻桃、鼎碩蘋果等優質品牌。工業經濟規模不斷擴大,錦西石化、航錦科技等大企業轉型升級、效益大增,規上企業達到57戶,是“十三五”初期的1.5倍?,F代服務業全面提升,建成省級連山商貿流通集聚區,年營業額千萬元以上商貿企業36家、限上企業76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全市總量的三分之一。百貨大樓榮獲“全國優秀商貿流通企業先進集體”稱號。

  三大攻堅戰成效明顯。重大風險防范取得積極進展,政府債務穩妥有序化解,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未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精準脫貧攻堅戰順利收官,9個省級貧困村、6840戶15048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37個集體經濟“空殼村”全部消除。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入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放全部達到“十三五”控制標準,區屬河流水功能區水質全部達標,劣五類水質全部消除,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全面開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熬G盾”專項行動反饋問題、國家海洋督察、渤海污染防治攻堅戰整改問題全部辦結,榮獲國務院“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表現突出集體”稱號。

  打漁山經濟開發區強勢崛起。始終堅持將打漁山經濟開發區建設作為全區“一號工程”,建成區面積增至14.01平方公里,成功晉升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四上”企業達到40家,實體項目114個,建成標準化廠房10萬平方米,累計固定資產投資46億元,合眾科技等一批骨干企業建成投產,國風海岸等一批重點項目竣工交付。創業大廈啟動運營,引進總部經濟項目和雙創團隊53家。成立省級化工產業園區,新材料、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不斷壯大,打漁山經濟開發區成為全區經濟發展新引擎。

  民生保障穩步提升。財政支出80%用于民生,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城鄉低保標準連續5年提高,累計發放低保金4.5億元?;攫B老、基本醫療等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各項保險待遇水平逐年提高并全部按時足額支付。城鎮新增就業2.5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連續5年低于省控指標,零就業家庭始終動態為零。實施飲水安全工程20項,10514人飲水問題徹底解決。累計發放撫恤金及補助金3800萬元,多次蟬聯省級“雙擁模范城”。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發展更加惠民,集團化辦學穩步推進,大班額全部消除,成立東城世紀小學和連山特殊教育學校,連山實驗幼兒園正式招生,通過省標準化學校和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驗收,東師連高躋身省級示范性高中行列,首屆高考本科上線率達到99%。醫療條件不斷改善,公立及民營醫院21家,基層醫療機構344個,農村全部實現“一鄉一院、一村一室”。文化建設協調推進,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文化廣場完成全覆蓋,成功申報“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社區工作全市領先,打造南山社區等30個精品社區,累計獲得省市榮譽85項。

  城鄉面貌日益改善。老城改造深入推進,新建改造城區道路19條,點亮“摸黑路”16條,完成5024戶棚戶區改造和中物小區等10個老舊小區改造。東城區發展迅速,小區環境全面提升,城區規模逐步擴大,城鎮化率達到81%。農村環境持續向好,實施水利工程18項,治理河道49公里。修建“一事一議”村路208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463公里,行政村基本實現“四有三通”。上邊村等14個村建成“美麗示范村”,鋼屯鎮評為“遼寧省宜居示范鎮”。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機關事業單位、公務用車、財稅體制、行政審批等重點改革任務順利實施,營商環境全面優化,“放管服”縱深推進,行政服務中心建成啟用,政務服務實現“一網通辦”,調整取消行政職權253項,“三證合一、先照后證”相繼實施。政府工作規則和議事制度不斷健全,公信力和行政效率進一步提高。招商引資實現突破,累計簽約落地項目90個,引進省外內資114.4億元,實際利用外資825.8萬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9.2億美元。

  各位代表,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區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帶領全區人民砥礪奮進、迎難而上,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社會發展雙重考驗,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將省委巡視整改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貫穿工作始終,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大勝利,經濟社會發展企穩回升,精準脫貧攻堅戰勝利收官,連山人民與全省、全市共同邁入小康社會。

  這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我們盡銳出戰、精準施策,組建黨員突擊隊71支,80個區直部門1360名黨員干部投身抗疫戰斗,5431名工作人員開展一線排查,227個小區、115個行政村實行封閉管理,率先排查出全市最初兩例確診病例,成功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我們全力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出臺《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等一攬子援企惠企政策,規上企業、限上企業、個體工商業“應復盡復”“應開盡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全面建立。在疫情防控的嚴峻斗爭面前,黨員干部聞令而動、履職盡責,全區人民主動配合、聯防聯控,醫務工作者逆行沖鋒、舍身忘我,公安干警、志愿者、村和社區工作人員堅守崗位、日夜值守,工會、紅十字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等群團組織深入一線、號召捐款捐物,全區上下匯聚起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在此,我代表區政府向所有奮戰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各條戰線的同志們,向自覺服從、主動投身疫情防控斗爭的全區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謝!

  這一年,面對解決遺留問題和財力緊張的尖銳矛盾,我們突出重點、補齊短板,一批重大難題得到有效破解。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銷號23項,83件“回頭看”群眾信訪舉報案件全部銷號。興發橋建成通車,東城區和老城區全線貫通,城市建設實現向西北擴容。東部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順利開工,中俄天然氣管道連山段現場施工全部結束。航錦科技、楊屯油庫安全防護距離內居民搬遷取得實質進展。12個小區11714戶商品房“辦證難”問題全部解決,金科藍灣等3個棚改項目2425戶辦理回遷入住。投資2500萬元解決格林小鎮10年未解供熱難題。提前完成民營中小企業欠款清欠任務。發放尾欠教師工資9556萬元,解決25年歷史尾欠問題。

  這一年,面對主要稅源停產技改和疫情沖擊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疊加影響,我們主動作為、多措并舉,把項目和企業作為恢復正常經濟秩序的重要支撐,堅持抓增量穩存量,深入走企業送服務,圓滿完成“穩住經濟基本盤”的既定目標。預計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和規上工業增加值降幅大幅收窄;剔除錦西石化和“減稅降費”因素影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去年基本持平;固定資產投資、引進省外內資等6項指標完成市定任務。連山經濟發展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連山社會各界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沒有改變,連山全體人民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奮斗目標沒有改變!

  一年來,我們還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產業、穩投資,發展基礎更加牢固

  現代農業快速發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土地流轉5.3萬畝,糧食產量10.6萬噸,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4700畝,新增設施蔬菜3000畝、果樹5000畝、養殖小區5個,新臺門鎮高油酸花生成為全市種植業結構調整典型。農業產業化加快實施。大北農生豬養殖項目順利投產,興宮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大山果業、禹峰中草藥擴大生產規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至492家,華盈糧食和藍鑫農業分別認定為省、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工業經濟運行平穩。傳統工業加大投入。全年工業項目開復工48個,焦化硫磺等41個項目加速推進,新錦機等7個項目達產見效。眾力合金廠等13戶企業投資2.1億元實施技術改造??萍紕撔录铀偻七M。落地轉化科技成果6項、技術合同成交額4400萬元,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戶。民營企業快速發展。新增“個轉企”170戶,安達實業等7戶企業實現“小升規”,北方金屬完成“規升巨”。金鳳實業等6戶企業認定為“5G+工業互聯網”示范工廠。國華能源榮獲全國專精特新優秀單位,航錦科技榮列中國石油化工企業500強。

  第三產業加速恢復。傳統服務業彰顯活力。百貨大樓、葫蘆島大藥房、中石化銷售公司等企業克服疫情影響零售額逆勢增長。啟動夜經濟文化節,民安步行街成功申報夜經濟文旅消費集聚區?,F代服務業蓬勃發展。德圣服務區加速推進,金仲信貿“綜合智慧物流產業園”投入運營。晟宇天璽等地產項目進展順利,房地產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7億元。文化旅游業縱深推進。全年接待游客330萬人,旅游綜合收入25億元。舉行“醉美風情·魅力連山”全域文化旅游推介會,旅游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全面提升。

  經濟開發區建設步伐加快。穩步實施“東進”戰略。全年推進項目35個,總投資24.3億元,首開B4地塊等7個續建項目全部復工,華揚電鋁銅等28個新建項目落地開工。發展基礎不斷夯實。建成標準化廠房5萬平方米,國藥創服入駐投產。規劃京津冀產業園100畝,爭取建設用地指標700畝,4.5萬平方米閑置廠房全部盤活,污水處理廠正式啟用,打漁山經濟開發區發展承載力進一步提升,集聚產業功能明顯增強。

  發展后勁持續增強。項目建設扎實推進。500萬元以上項目開復工93個,實施億元以上項目41個,云禧臺等7個項目如期竣工,新材料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等26個項目進展順利。圍繞“兩新一重”謀劃項目44個,格林小鎮等8個項目爭取中央資金3.8億元。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實施“一把手”工程,組建8支招商小分隊,開展“云招商”“走出去、請進來”等招商活動25次,哆可夢數字文創港等14個項目簽約落地,引進省外內資29.0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82.25萬美元。對外開放不斷深化,外貿進出口總額8.75億元,超額完成全年任務。

  (二)抓整改,迎收官,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全部解決,人均純收入提高到8514元,超萬元2565人;實施扶貧產業項目178個、“五小”項目1362個,產業項目全面疊加覆蓋。脫貧普查反饋問題全部整改清零,2139戶農村危房全部完成維修改造。低保兜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883人,保障率全市第一;累計資助貧困學生7768人次,發放教育資助金453萬元、生源地助學貸款412萬元?;踞t療保險和商業補充保險完成全覆蓋,保險補貼率和慢病服務簽約率實現兩個百分百。

 ?。ㄈ┳ジ母?、優環境,發展動能加速釋放

  營商環境不斷改善?!耙痪W通辦”強勢推進?!?+1”類政務服務事項進廳815項,網上可辦率100%,網上實辦率最高達83.6%,審批時限壓減80%,兜底性材料全部清除。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與省平臺成功對接,群眾好評率100%。服務質量不斷提升。開展“營商環境建設年”專項行動,選聘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員53名,建立民營企業商事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辦理營商環境投訴舉報案件5件,幫助企業挽回經濟損失120萬元。為全區226個企業和項目配齊“項目管家”,解決問題46個,幫助百貨大樓等10余家企業爭取和節省資金2800萬元。

  改革步伐更加扎實?!胺殴芊备母锍掷m深化。維護“一件事”事項411項,編制“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就近辦”事項1682項,100個高頻事項“最多跑一次”,30個高頻事項不見面審批。積極創建“零證明”城市,梳理并公布《證明事項清單》47項,實現由“減證便民”向“無證利民”轉變。農村改革穩步實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三權分置”和“三變”改革順利推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面積5.4萬畝,登記賦碼率95.6%、確權頒證率98%,“三資”管理成效顯著,115個村經濟審計全部完成。

  (四)抓提升、強治理,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城市品質不斷提升。加快推進三城同盛。新建、改造垃圾轉運站17座,“四個三”垃圾分類完成試點。投資4060萬元改造提升老舊小區3個、背街小巷2條;投資1197萬元完成33個棄管小區“四項工程”;投資820萬元完成民安步行街升級工程;縱十路、十號路開工建設,東城北路、文興路東段續建和光明路、縱七路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全力開展創城攻堅。實施“五大戰役”,集中力量清理小菜園、小廣告,依法拆違2500平方米,規范整治連山市場、水產市場等7個馬路市場。

  農村環境全面改善。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成“美麗示范村”7個,“整潔村”實現全覆蓋,實施“廁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完成改廁2659座;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5%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7.5%;涼水井子污水處理廠完工啟用;生活垃圾處置體系覆蓋100%行政村。持續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707萬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1處,惠及群眾6400人。完成農村公路大中修工程101公里、橋梁工程20座;修建“一事一議”村內道路54公里,通屯道路硬化率達到95.5%。

  污染防治成效顯著?!氨Pl藍天”全面發力。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繼續減少,PM2.5平均濃度同比改善度排名全省第一,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位居全市首位?!笆刈o碧水”持續發力。全面落實“河長制”,三級河長解決問題122個,治理河道10.66公里。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清理河道垃圾4.3萬立方米。全區河流、地下水和近岸海域海水環境質量全部達標,水體監測8個斷面全部達標?!按蛟靸敉痢本珳拾l力。完成4座廢棄尾礦庫閉庫治理,開展涉鎘企業治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6%。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復7500畝。

 ?。ㄎ澹┳ッ裆?、兜底線,幸福指數穩步提升

  穩定就業有序推進。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并舉。為1280戶企業階段性減免社保費6100萬元,為643戶企業發放援企穩崗補貼683萬元。實現職業技能提升5274人,完成全年任務的352%。舉辦“春風行動”等專場招聘會60場,城鎮新增就業372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的較低水平。

  民生保障擴面提質。社保工作穩步推進。按時足額發放2.3萬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6.1億元。城鄉低保每月人均分別提高45元和66元,全年發放低保金7488萬元。救助機制日趨完善,為2.96萬困難群眾發放各類救助金1.54億元。醫保政策全面落實?!皟刹 遍T診統籌報銷比例提高至60%,22種特慢病種納入城鄉醫保,31種抗癌靶向藥納入門診報銷。養老事業健康發展。投資210萬元升級改造7家養老院,老人就醫服務綠色通道開通率和養老機構醫療衛生服務簽約率均達100%。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優質學校幫扶鄉村學校覆蓋率達到80%,組建東城世紀小學和連山實驗中學教育集團,連山特教學校順利搬遷。完成17所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項目治理,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數占比達到80%。中小學“廁所革命”完成年度改造任務?;ひ恍〉?所學校榮獲遼寧省文明校園稱號,煉化小學等3所學校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社區建設繼續提升。96個社區整合為87個,服務設施全部達標,成功打造民安、文興等10個精品社區。文化生活不斷豐富。舉辦“文心戰疫”“讀書節”等惠民活動32場,放映公益電影1141場。第十三屆古玩文化節勝利閉幕。寺兒堡鎮獲得中國葫蘆文化節永久版權。明長城小虹螺山段入選首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シ€定、防風險,社會治理成效顯著

  風險隱患有效防控?;庹畟鶆?.44億元,申請特殊轉移支付中央直達資金1.66億元,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1.1億元,成功應對葫蘆島銀行異常取款事件,守住了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全力做好信訪矛盾化解,2018-2019年減存控增臺賬259案、2019-2020年攻堅臺賬87案全部化解,去年以來京訪案件化解36件、辦結35件,信訪“五高”地區成功摘帽。虹螺山自然保護區實現監控無死角覆蓋,全年未發生較大規模山火。成功防御臺風“巴威”。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等專項行動,全年無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社會穩定成效明顯。深入實施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打掉黑社會性質組織2個、惡勢力犯罪集團2個、惡勢力犯罪團伙4個、套路貸團伙2個、“打傘破網”案件1件。強力開展整治盜采砂石專項行動,刑事立案7起,刑拘12人。穩步推進食品安全建設年,開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五大行動”及疫情防控藥械等專項整治工作,食品藥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建立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區綜治中心和5個鄉街示范點建成啟用,設置農村專職網格員1029名、城區兼職網格員551名,115個行政村全部設立村民評理說事點,矛盾糾紛化解打通“最后一公里”。

 ?。ㄆ撸┳バ?、轉作風,政府建設切實加強

  政治建設不斷強化。堅持區委統一領導,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加強政府黨的建設,嚴格履行“一崗雙責”,持續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堅決落實政府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嚴厲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四風”問題,突出抓好不擔當不作為等專項整治。

  巡視整改扎實推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巡視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抓好巡視整改工作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召開政府黨組巡視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專題民主生活會,以更嚴的要求、更高的標準,更實的舉措做好巡視“后半篇文章”,對照省委第二巡視組反饋意見,細化分解政府系統牽頭整改任務30項,制定整改措施95項,通過定人、定責、定目標、定任務、定時間、定標準,30項任務已完成銷號23項,按序時進度推進7項。省委第十巡視組移交的立行立改問題全部整改完成。

  依法行政持續深入。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扎實做好《民法典》貫徹實施。認真執行區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嚴格執行政府常務會議、黨組會議等議事規則和議事程序,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扎實推進區人大重點督辦建議和區政協“一號”提案辦理工作,全年辦理省市區三級人大建議49件、政協提案127件,辦復率、辦結率和滿意率均達100%。全面實施“七五”普法規劃,積極落實普法宣傳責任制,農村法律顧問和村居普法陣地覆蓋率均達100%。

  行政效能逐步提升。形成發現、解決、反饋、調度、考核、獎懲的工作閉環,實行重要任務掛圖作戰、重點問題掛牌督戰的工作機制,有力促進工作落實。政務公開持續深化,“數字連山、智慧連山”辦公系統上線運行,在全市率先編制完成《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目錄》,實現區、鄉、村三級互聯互通。8890平臺受理案件辦結率、滿意率均居全市之首。政府網站績效評估連續三年躋身全國百強榜。

  同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順利推進,婦女兒童、民族宗教、國防動員等工作進一步加強,共青團、檔案、統計、審計、消防、外事、氣象、供銷、殘聯、紅十字會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步。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一年,我們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區委堅強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和社會各界有效監督、鼎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區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團結一心、拼搏實干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政府,向全區廣大干部群眾,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人民團體,向各位老領導、老同志,向所有關心支持連山發展的社會各界、駐連部隊和駐區單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過去一年,尤其是這場疫情防控的大戰和大考,讓我們更加清醒地看到,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許多短板和問題:一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最大區情,傳統產業轉型亮點不多,“一油獨大”情況沒有根本改變,重點項目特別是新建項目、優質項目、產業項目偏少,實現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二是財政運行壓力較大。新稅源增長乏力,可支配財力與剛性支出之間矛盾更加突出,財政運行面臨支付風險,緩解財政壓力步履艱難。三是營商環境精細化管理服務水平有待提升,中小企業、人民群眾對營商環境建設成效感不深、獲得感不強。四是鄉村振興步伐不快,農村集體經濟偏弱,衛生、教育、養老、水利等基礎設施短板較多。五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依然存在,部分干部抓落實不力、執行力不強等瓶頸問題亟待解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充分檢視、正確對待,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四五”時期和2021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十四五”時期是我國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綜合考慮連山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未來發展的支撐條件,“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思路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聚焦補齊“四個短板”,扎實做好“六項重點工作”,深入落實“四個著力”“三個推進”,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參與國內大循環,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全力實施“13579”發展戰略,圍繞“一個目標”,推動“三區融合”,堅持“五項原則”,立足“七種產業”,落實“九大任務”,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奮力推進新時代連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十四五”時期的預期目標和任務是:

  全面建設富庶現代連山。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力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經濟總量在全省城區排名再前進三個位次。持續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大力實施企業倍增計劃,加快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經濟的支撐作用,推進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明顯改善,產業競爭力明顯增強,經濟綜合實力實現新提升。

  全面建設開放創新連山。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深化經濟、社會和農村領域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優化服務,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暢通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聯系,打造“京津冀”地區制造業轉移承接地。加快數字社會和數字政府建設,落地轉化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引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型數字城區建設取得新突破。

  全面建設生態宜居連山。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水、大氣、土壤等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得益彰,力爭進入全國生態縣區行列。加快城鄉融合互通,推動以城帶鄉、以鄉補城,加快塔山、寺兒堡等門戶鄉鎮城鎮化建設步伐,城鎮化率年均增長3.5%,城鄉雙向互動發展形成新格局。

  全面建設幸福文明連山。實施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社會同步增長,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升,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社會更加和諧穩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躍上新臺階。

  全面建設和諧平安連山。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機制不斷健全,各領域風險有效化解。安全發展觀念牢固樹立,安全生產基礎能力建設持續加強。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逐步完善,群眾依法行使權力、表達訴求、解決糾紛,基本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制,社會治理效能得到新提高。

  各位代表,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全年各項工作對打好“十四五”發展基礎、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

  為實現上述目標,抓好五方面重點工作:

 ?。ㄒ唬﹫猿稚鹘K如始,扎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持續完善防控機制。嚴格按照疫情防控“12345”落實各項措施,堅持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工作,常態化運行3家發熱門診和集中隔離點,持續提高核酸檢測能力,落實30天滿負荷運轉物資儲備要求,推進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水平,全面提升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能力。

  始終盯牢重點區域。建立網格化防控模式,加強高風險人群篩查,強化監測預警和信息搜集,抓細抓實轉運、隔離、檢測和社區管控等各環節工作,實現無縫對接和全鏈條管理。堅持“人物同防”,加強對冷鏈運輸物品食品產品及相關從業人員的檢查監測,嚴格開展核酸檢測工作,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守住今冬明春防控關鍵時期。

 ?。ǘ┟鞔_主攻方向,著力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

  在項目建設上重點攻堅。緊盯政策抓謀劃。儲備一批符合新發展理念的高質量發展項目,確保每個重點領域謀劃包裝項目5個以上,申報成熟項目2個以上。緊扣節點抓推進。計劃實施億元以上項目41個,力促東城華府等22個新建項目盡早開工,確保凱地陽光等19個續建項目加快建設。緊盯要素抓保障。嚴格落實項目管家制度,深入開展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專項整治行動,加快推進農村道路管網PPP項目進程,持續增強自身造血功能。

  在工業振興上重點推進。著力做好“三篇大文章”。深度開發“原字號”,謀劃實施一批產業鏈上下游項目,為錦西石化、航錦科技、遼鉬集團等傳統企業賦能增效;改造升級“老字號”,謀劃實施一批智造和技改項目,鼓勵錦天化、國華能源、遼建塑窗等骨干企業增產轉型;培育壯大“新字號”,謀劃實施一批數字經濟和高端服務業項目,加快推進九星智元、國神工業機器人等項目建設。大力扶持民營經濟發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綜合運用減稅降費等利好政策,支持一批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新增“個轉企”160家、“小升規”6家、“規升巨”1家。

  在服務業增效上重點發力。全面促進消費。鞏固百貨大樓、愛博通訊等實體商業運營成果,新增限上企業12家。緊盯新業態、新品牌,打造“三圈、兩河、一帶”夜經濟空間格局,舉辦夜經濟消費重點促進月活動??茖W調整布局。破解興達商業綜合體和愛琴海購物公園落地瓶頸,推動東城家具市場改造,重點推進北岸金城二期等改善性地產項目建設,加快打造云禧文化產業街區,加速推動正業醫療康養項目開工,引導服務業從老城區向東城區分流,完成商業業態提檔升級,把東城區建設為休閑、文化、娛樂、養老四位一體的城市新地標。

  在文旅產業上重點突破。持續加強文化引領。認真辦好國際賞石文化節等系列活動,打造葫蘆文化、孝行連山等文化品牌,開發手撕畫等非遺產品。提升鄉村旅游品質。依托國家長城文化公園建設,推動烏云山、神牛山文旅研學綜合體項目;推進鋼屯知青小鎮、涼水井子鄉村旅游示范小鎮等特色小鎮建設;打造小虹螺山明長城和蓮花山圣水寺景區。不斷壯大冰雪經濟。推動榮富天駒滑雪俱樂部項目落地,推進百大萬美冰雪休閑旅游品牌建設,解決旅游“半年閑”問題。打造精品旅游線路。合理布局靈山、塔山紅色旅游、百大萬美等旅游資源,重點推介2-3條精品線路,推動縣域旅游珠連成串、連線成面,逐步實現由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

 ?。ㄈ┩苿余l村振興,全力建設美麗幸福新農村

  集中精力發展農業農村。穩步推進現代農業。完成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任務,糧食產量穩定在10萬噸以上。新改建設施農業3000畝,培育精品果園5個,新改擴建規模養殖場5個。發展特色鄉村產業。推進白馬石鄉“蜜蜂小鎮”扶貧開發項目建設。確保大北農二期項目投產達產,推動設施蔬菜、特色果業、中草藥和小雜糧等特色農產品產業園發展。持續深化農村改革。推動鄉村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完成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三變”改革實現30%以上。積極穩妥完成全區第十三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選優配強鄉村振興“領頭雁”。帶動農民增收致富。開展農民技能培訓,鼓勵引導城市資本下鄉、能人回鄉創業,鼓勵發展“庭院經濟”,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不斷向好發展。

  持之以恒打造宜居鄉村。繼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深入推進“百村美麗、千村整潔”行動,完成改廁1903座。加強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推進涼水井子污水處理廠有效運營,完成三義廟污水處理廠建設。提高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到76%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到88.5%以上。新改建農村公路139公里,改造危橋8座,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

  乘勢而上鞏固脫貧成果。落實《關于鞏固脫貧成果推進接續減貧的意見》和《遼寧省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實施辦法》,按照“四個不摘”“九個不變”“五項原則”要求,對存在返貧致貧風險人口開展防止返貧監測,建立和完善監測、預警、幫扶、保障“四位一體”防貧工作機制。加強扶貧項目資產管理,推動扶貧產業、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做好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ㄋ模┥罨母镩_放,持續增強發展內生新動力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一網通辦”水平,實施“綜合窗口”“基層政務服務驛站”“好差評”改革,審批時限壓縮80%以上,審批環節壓縮至2.4個以下,實際網辦率穩定在70%,新增100個高頻事項“最多跑一次”。推進智能審批,實現即報即得、即批即得。完善“1+1+N”服務機制和區鄉兩級項目管家制度,建立項目管家工作站,構建親商、安商、富商的新型政商關系。繼續推進“零證明”城市創建,推行“容缺受理機制”“一次性告知”制度。嚴格執行《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省市政策文件,持續深化政府失信專項整治,強化營商環境投訴辦理。加強營商文化建設,持續開展“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主題活動,營造“辦事不求人”的社會氛圍,著力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抓好“雙招雙引”。強化招商小分隊主力軍作用,面向長三角、珠三角等國內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和重點產業實施精準招商,全年力爭簽約落地項目10個,實際利用外資、引進內資實現雙增長。推進人力資源平臺建設,積極探索通過掛職、聘任等方式引進“高精尖缺”人才,推動招商引智再上新臺階。著力穩住外貿,積極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和新興市場,充分發揮天益船用等外向型企業帶動作用,保持外貿進出口總額穩定增長。

 ?。ㄎ澹┘訌娒裆U?,致力實現百姓福祉新突破

  實施就業優先政策。高位推動“穩就業”“保居民就業”,城鎮新增就業32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內生動力增加就業;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突出重點群體保障就業;實施更為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支持創新創業帶動就業;全面提高就業服務“新三化”水平,強化服務保障促進就業。

  高質量發展教育事業。堅持“五育并舉”,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動集團化辦學改革。加快學前教育普惠發展,完成6所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項目治理,推進東師連高和世紀高中特色化發展。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探索“3+2”和校企聯合兩種辦學模式,提升職業教育辦學質量和效益。加強師風師德建設,推進廉潔文化進校園,持續開展在職教師違規辦班補課專項整治和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繼續抓好校園安全、食堂食品衛生安全、校車安全、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保障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構建“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全面落實高齡老人補貼發放制度。健全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持續推進綜合醫改,構建醫防融合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由“治病為中心”向“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加強群眾住房保障,推進福隆五金機電城等棚戶區改造及群眾回遷進度,完成15個老舊小區改造和31個棄管小區“四項工程”。堅持“房住不炒”精準定位,確保房地產庫存去化周期在合理區間。實施12項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解決2.82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全面完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和第十屆城市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

  補齊生態環境建設短板。突出依法、科學、精準治污,堅決完成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整改任務。深入推進PM2.5和PM10協同控制,確??諝鈨灹继鞌颠_標。全面落實“河長制”,確保國考斷面水質達標,實施五里河后峪村至魏塔線鐵路橋段河道治理工程。推進3個廢棄尾礦庫閉庫治理,進一步做好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和管控工作。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完成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復5000畝。

  打造安全和諧社會環境。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嚴控新增政府債務。強化食品、藥品、疫苗、醫療器械安全監管,開展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三?!毙袆?。繼續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全面開展非法違法“小化工”專項整治,堅決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發生。全面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鞏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深化信訪矛盾減存控增攻堅行動,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三、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全區政府系統要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工作各領域全過程,認真履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管理社會事務、服務人民群眾的重大職責,不斷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工作實績,全力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打造忠誠擔當政府。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繼續做好省委第十巡視組巡視整改落實“回頭看”問題整改與上一輪省委第二巡視組反饋問題整改工作。以嚴的標準、實的作風、鐵的紀律抓緊抓實督查評估和跟蹤問效,堅持舉一反三,健全長效機制,堅決防止回潮反彈,把巡視整改落實成果轉化為連山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成效。

  打造法治誠信政府。堅持依法行政,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規范行政決策程序,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高質量辦理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提高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開展政府失信行為專項整治,堅決做到“新官要理舊賬”,政府作出部署必須落實到位,政府作出承諾必須堅決兌現。

  打造廉潔勤政政府。嚴格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持續推動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始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著力完善預算管理、績效評估、審計監督等工作制度,形成靠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長效機制。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堅決壓減不必要開支,重點支持保工資、保運轉、?;久裆?。

  打造實干高效政府。強化拼、搶、干、爭意識,健全激勵和容錯機制,持續為基層松綁減壓,讓基層把更多精力用在狠抓落實和為民服務上。加快轉變工作作風,養成“馬上辦”的習慣,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全力縮短“說了”和“做了”,“發文件”和“落實了”,“開會研究了”和“問題解決了”之間的距離,切實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不斷激發干事創業的昂揚激情。

  各位代表!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站在新起點,展望新征程,讓我們在區委堅強領導下,銳意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實干,奮力推進新時代連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作出連山貢獻!

 

 

《政府工作報告》名詞解釋

  1、“四上”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國家重點服務業企業等這四類規模以上企業的統稱。

  2、“六?!保罕>用窬蜆I、?;久裆?、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鶎舆\轉。

  3、兩新一重: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

  4、“五小”項目: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買賣、小作坊。

  5、“三變”改革: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

  6、“四個三”垃圾分類:三個公共機構、三個生活小區、三個企業、三個行政村的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7、“四項工程”:實施棄管小區“明亮、供水供電、清潔、規范”四項改造工程。

  8、“兩病”:高血壓、糖尿病兩種疾病的簡稱。

  9、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五大行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行動、幼兒配方乳粉質量提升行動、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餐飲質量提升行動。

  10、“13579”發展戰略:圍繞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一個目標”,推動老城區、東城區、打漁山經濟開發區“三區融合”,堅持農業優先、產業突破、城區提升、科技創新、擴大開放“五項原則”,立足高端制造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精細化工產業、醫藥健康產業、信息技術產業、現代物流產業“七種產業”,落實做優產業結構、做穩有效投資、做精發展空間、做強要素保障、做大財稅總量、做美生態環境、做實民生保障、做新體制機制、做好營商環境“九大任務”。

  11、疫情防控“12345”:“1”是“一項工作”,即堅持人物同防?!?”是“兩道防線”,即高危人群篩查防線、針對發熱患者防線?!?”是“三個時限”,即發現病例兩小時內要上報;聚集疫情發生后最遲在5小時內發布權威信息,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發熱門診患者6小時內,門診、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12小時內,愿檢盡檢人員24小時內出具核酸檢測結果?!?”是“四個基礎”,即核酸檢測基礎、院感防控基礎、隔離基礎、醫療救治基礎?!?”是“五項工作”,即立即啟用應急響應、以核酸檢測為基礎擴大預防、以密接管理為重點劃大“包圍圈”、完善疫情防控指揮體系、指揮體系戰時必須有戰略實力、針對上級聯防聯控機制實地督查反饋問題積極整改。

  12、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13、“三圈、兩河、一帶”:三圈指百貨大樓及步行街商圈、化工夜市商圈、東城夜市商圈;兩河指連山河、五里河;一帶指百大萬美溫泉-五里河休閑游覽帶。

  14、庭院經濟:指農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圍為基地,以家庭為生產和經營單位,為自己和社會提供農業土特產品和有關服務的經濟。

  15、“九個不變”:堅持各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不變、堅持各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機構不變、堅持五級書記抓扶貧不變、堅持“雙組長”責任制不變、堅持黨委政府領導責任和紀委監委監督責任不變、堅持已摘帽省級貧困縣黨政正職相對穩定不變、堅持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幫扶機制不變、堅持幫扶力量和幫扶關系不變、堅持各級扶貧投入力度不變。

  16、“五項原則”:事前預防與事后幫扶結合、分級預警和分類幫扶相結合、開發式幫扶與保障性措施相結合、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外部幫扶與自主發展相結合五項原則。

  17、“1+1+N”機制:指1名項目管家+1名企業聯系人+N個行政職能部門聯系人。

  18、“新三化”:指就業服務制度化、專業化、社會化。

  19、“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以基本養老保險為基礎、以企業(職業)年金為補充、與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相銜接的養老保險體系。

葫蘆島市政府網站群

網站標識碼:2114020018

遼ICP備:19005785號-1

淫荡五月
<address id="3f19d"><listing id="3f19d"><menuitem id="3f19d"></menuitem></listing></address><address id="3f19d"></address>

<address id="3f19d"><listing id="3f19d"></listing></address>

<form id="3f19d"><nobr id="3f19d"><menuitem id="3f19d"></menuitem></nobr></form><span id="3f19d"><th id="3f19d"></th></span>
<listing id="3f19d"><listing id="3f19d"><menuitem id="3f19d"></menuitem></listing></listing>

<noframes id="3f19d">